鹿门一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武侠小说网www.2-book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贞观二年(公元628年)十月初八,李世民正在主持朝会时,一公公进殿起奏:“检校吏部尚书兼参知政事杜淹于今日去世了。”

李世民听闻,流着泪回忆起与杜淹君臣二人的点点滴滴:

“四年前,杜淹因杨文干谋反案代朕受过被流放嶲州;二年前才从流放地回长安。

去年九月,杜淹曾举荐刑部员外郎郅怀道。朕询问其人品如何?杜淹说:当年隋炀帝下江都,百官都随声附和,唯独郅怀道反对。

朕又问:那你当时的意见呢? 杜淹回答说他同意去。

朕对他说:对待君主应直言正谏,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。你既然认为郅怀道的意见正确,为什么反而不劝谏呢?

杜淹说他官职卑微,就算进谏皇帝也不会采纳,白白送死于事无补。

朕又笑问杜淹:你在隋朝的时候,可以因为人微言轻不去进谏。那你现在是宰相,还能极力劝谏吗?

杜淹回答说:他一定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,必极力劝谏。春秋时期,百里奚在虞国为官,虞国灭亡;后在秦国为官,却辅佐秦国称霸天下。他一直自比百里奚。

自从杜淹掌管吏部以来,先后向朕推荐了七十多位人才。今年三月,杜淹还奉朕命巡视关中地区各州县。没想到仅过了半年,杜淹就英年早逝了。”

房玄龄劝谏道:“正如杜淹所说,他在隋朝为官,隋朝灭亡;他在大唐为官,却能辅佐圣上治理国家。杜淹是正逢明主,死得其所。请圣上节哀!”

李世民用手帕擦拭眼泪,下诏命:“追赠杜淹为尚书右仆射,吉安郡公,谥号为襄。”

第二日上午,袁天纲买好祭奠礼品,直接去杜淹的府第吊祭。

袁天纲走到灵棚,先将祭奠礼品做好登记,然后走进灵堂。逝者杜淹的灵柩放在灵堂后,灵柩下边摆上一个杜淹生前睡觉的枕头。在灵柩左边,杜淹儿子杜敬同穿着斩衰跪在灵苦席上;在灵柩右边,杜淹女儿杜敬灵穿着斩衰跪在灵苦席。

灵柩前上悬挂一白布云头幔帐,两边高挂挽联。灵柩前设置一个供桌,供桌正中间放置一灵位,上写:尚书右侍郎吉安郡公杜襄公之灵位。

供桌上灵位前摆香炉、祭菜、水果、糕点,两旁点上香烛。供桌前放一个丧盆,用于焚烧纸钱。供桌两旁放置一对金童玉女灵人。

袁天纲接过府里管事递过来的一束黄表纸,将其点燃丢在丧盆里。随后,袁天纲接过管事递过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浮生旅记

浮生旅记

昨今非
“本想做一世逍遥的红尘看客,如这天道一般,对一切冷眼旁观;奈何人终究摆脱不去“情”之一字,这世上总有放不下的事,终有惦念之人。经历过人生起落才明白,哪里有什么随心所欲,能对违逆本心之事说不,已是难于登天。我追寻先圣脚步,重振文脉,是为了教化世人明理正心,让我华夏少些纷争内斗;我登临武道绝巅,是为了让那些妄图仰仗武力巧取豪夺之人听从我的教化,无论他们是否真心。如今之华夏人人如龙,世人莫不敬畏;我终于
修仙 连载 76万字